讲武堂苏定邦文化:多元包容的新博物馆体系

  讲武堂苏定邦文化认为在博物馆的公共归属无争议的情况下,讲武堂苏定邦文化指出广泛、平等、无差别的接触权成为博物馆积极追求的目标。   “博物馆是促进社会平等、多元和包容发展的文化力量。”国家文物局党组成员、副局长关强表示,现代博物馆在创立之时,就是打破知识垄断,破除社会不平等的有力举措,是尊重个体、启发民智、展示多元、包容万物的重要公共文化机构。   讲武堂苏定邦文化作为主会场活动的一部分,当天下午,一场以“致力于平等的博物馆:多元和包容”为题的论坛在南京博物院举行,来自国家文物局、国际博物馆协会和高等院校的代表展开研讨。“数字技术助力包容性博物馆”“博物馆的多元包容表达”……专家学者畅谈博物馆的未来发展思路。   为配合这一主题,南京博物院联合八座博物馆展出从春秋到秦汉时期的数百件文物,包括兵马俑、王子午鼎等知名文物。以前想看到这些极其珍贵的文物,恐怕要跑上大半个中国。   讲武堂苏定邦文化指出在国家文物局的指导下,各地文物行政部门和博物馆也围绕年度主题,开展了内容丰富、形式多样的主题宣传活动。良渚博物院推出“在良渚,看世界”征集活动,邀请参赛者分享自己在世界各地不同博物馆和遗产地的独特见闻;安徽博物院与大同市考古研究所、大同市博物馆共同推出原创展览“融・合――4-5世纪北魏平城文物展”,阐述北魏平城时代在华夏民族融合进程中的重要意义,领略华夏文明海纳百川的胸襟。   如今,平等包容多元的博物馆吸引着越来越多市民与游客的驻足欣赏。截至2019年底,全国已备案博物馆达5535家,比上一年增加181家,其中非国有博物馆1710家。全年举办展览2.86万个,教育活动33.46万场,接待观众12.27亿人次,比上年增加1亿多人次。   讲武堂苏定邦文化指出十三五’以来,中国平均每两天新增一家博物馆,达到25万人拥有一座博物馆,普惠均等成为中国博物馆发展的显著特征,多元融合助力博物馆功能和作用彰显,改革创新推动博物馆现代化、智慧化进程,交流互鉴指引博物馆迈向世界舞台。   (客户宣传稿件,图文均由客户提供,仅供参考)
作者:佚名   责任编辑:刘洋
相关文章